外墙节点构造防水设计要点
1、 外墙防水层应延伸至门窗框,防水层与门窗框间应预留凹槽,门窗上楣的外口应做滴水线,外窗台应设置不小于5%的排水坡度。
2、 外墙窗立樘,窗下口安装空隙要根据窒外窗台饰面厚度预留充分,确保窗下樘雨水能顺畅排出。
3、 雨篷应设置不小于1%的外排水坡度,外口下沿应做滴水线,雨篷与外墙交接处的防水层应连续,雨篷防水层应沿外口下翻至滴水线。
4、 阳台应向水落口设置不少于1%的排水坡度,水落口周边应留槽,阳台外口下沿应做滴水线。
5、 变形缝部位应增设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附加层,卷材两端满粘于墙体,满粘的宽度不应于150mm,并应钉压固定。
6、 穿墙外墙的管道宜采用套管,套管应内高外低,坡度不应小于5%
7、 女儿墙压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金属压顶,压顶应向内的坡,坡度不应小于2%当采用混凝土压顶时,外墙防水层应延伸至压顶内侧的滴水线部位,当采用金属压顶时,外墙防水层应做到压顶的顶部,金属压顶应采用专用金属配件固定。
8、 框架填充外墙,特别是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,应采用合格的机制砌块,并严格按有关规程要求砌筑,确保砌体的质量,并且保温层面层做抗裂处理,保证外饰面的依附可靠性。
9、 找平层适宜在混凝土边梁、柱子面位置设分隔缝,不宜设置在砖砌体部位,以满足墙面变形需要,纵横间距不大于6mm,缝宽2mm-3mm,缝深为1/2找平层厚度。
10、 饰面砖面层应设置分隔缝,位置宜与找平层分隔缝对齐,缝宽15mm,缝深至外墙防水层面
11、 在凸出外墙面的线条、空调板、雨篷等部位上口的墙体中应设置混凝土防水翻边,防水翻边高度应不小于100mm,并与上述构造整体浇筑。
12、 突出墙面的腰线、挑檐板、窗台上部应做不少于5%的向外排水超度,且下部应做滴水,与墙面交角做成直径不小于5mm的圆角。
13、 安装在外墙上的构配件(空调机座、排油烟孔、管道、螺栓等),均应预埋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